本书主要内容提示
《春秋正义》:儒家经典的传承与正义之光的照耀
作者:刘宝楠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2年
《春秋正义》是清代著名学者刘宝楠所著的一部儒家经典著作,该书以《春秋》为基础,对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人物进行深入剖析,展现了春秋时期的社会风貌和道德观念,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刘宝楠,清代著名学者,曾任国子监祭酒,他精通经学、史学、文学、哲学等,被誉为“一代儒学宗师”。《春秋正义》是他晚年的一部代表作,于1814年首次出版。
《春秋正义》共分为三十卷,分为经、传、注、疏四个部分,经文部分以《春秋》为主,传文部分以《左传》为主,注文部分以孔颖达《春秋正义》为主,疏文部分则对经、传、注进行解释和阐述。
该书在研究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人物时,注重挖掘历史背景,分析历史现象,揭示了春秋时期的社会矛盾、政治斗争和道德观念,刘宝楠在书中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见解,如“春秋之义,大一统也”、“春秋之时,诸侯力政,道德衰微”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春秋正义》篇章内容丰富,以下列举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篇章:
1、《经》篇:刘宝楠对《春秋》经文进行逐字逐句的解释,揭示了经文背后的历史事件和道德观念。
2、《传》篇:以《左传》为主,对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进行详细的记载和分析,展现了春秋时期的社会风貌。
3、《注》篇:以孔颖达《春秋正义》为主,对经、传、注进行解释和阐述,使读者对春秋时期的历史和道德观念有更深入的了解。
4、《疏》篇:对经、传、注进行进一步的解释和阐述,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把握春秋时期的历史和道德观念。
《春秋正义》是一部具有极高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儒家经典著作,通过对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人物进行深入剖析,展现了春秋时期的社会风貌和道德观念,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