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提示
《晚晴颂:一部描绘晚清社会风貌的史诗巨著》
《晚晴颂》是一部描绘晚清社会风貌的史诗巨著,由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郭沫若所著,该书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于1956年首次出版,至今仍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四川乐山人,他是我国现代文学、历史学、考古学、美术学等多领域的杰出代表,被誉为“人民艺术家”,郭沫若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晚晴颂》作为郭沫若的重要著作之一,以晚清时期为背景,通过对当时社会各阶层人物生活的描绘,展现了晚清社会的真实面貌,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晚晴”、“颂”和“尾声”。
作者:郭沫若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1956年
1、晚晴
“晚晴”部分主要讲述了晚清时期的社会状况,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作者通过对当时的历史事件、人物事迹的叙述,展现了晚清社会的矛盾和冲突,为后续的“颂”部分奠定了基础。
2、颂
“颂”部分是全书的主体,作者以诗意的笔触,歌颂了晚清时期涌现出的英雄人物和民族精神,这些人物包括戊戌变法的维新派、辛亥革命的革命党人、抗日战争的民族英雄等,通过对这些人物的描写,展现了晚清社会的进步力量和民族觉醒。
3、尾声
“尾声”部分回顾了晚清社会的沧桑巨变,对历史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作者在书中表达了对民族命运的关切,对历史进程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晚晴颂》是一部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作品,全书以郭沫若独特的文学风格,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展现了晚清社会的真实面貌,书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情节跌宕起伏,具有很高的可读性。
在书中,郭沫若以饱满的热情和深厚的感情,描绘了晚清时期的社会风貌,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使读者对那段充满矛盾和冲突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书中所歌颂的英雄人物和民族精神,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
《晚晴颂》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学佳作,它不仅为我们揭示了晚清社会的真实面貌,还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民族精神,这本书对于我们了解历史、传承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