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提示
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的瑰宝——《授时历》
作者:郭守敬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3年
《授时历》是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的经典之作,由明代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编纂,该书于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成书,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作为一部集天文观测、历法制定、天文仪器研制于一体的综合性著作,《授时历》在我国古代天文历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授时历》共分为六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卷一:天文历法概述,介绍了天文历法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及作用。
2、卷二:天文观测,详细介绍了古代天文观测的方法、仪器及观测数据。
3、卷三:历法原理,阐述了历法的基本原理、编制方法及误差处理。
4、卷四:授时法,介绍了古代授时法的发展、应用及改进。
5、卷五:天文仪器,详细介绍了古代天文仪器的结构、原理及制作方法。
6、卷六:历法实例,以实际应用为例,展示了《授时历》在历法编制、天文观测等方面的具体应用。
1、天文历法概述
《授时历》卷一首先对天文历法的基本概念进行了阐述,指出天文历法是研究天体运动规律,编制历法的一种学科,介绍了天文历法在我国古代的发展历程,从夏商周到明代,我国天文历法不断发展、完善,为我国天文历法史上的瑰宝。
2、天文观测
《授时历》卷二详细介绍了古代天文观测的方法、仪器及观测数据,作者郭守敬通过对大量观测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观测方法,为我国天文观测史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3、历法原理
《授时历》卷三阐述了历法的基本原理、编制方法及误差处理,作者郭守敬提出了“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新的历法编制方法,使我国历法更加精确。
4、授时法
《授时历》卷四介绍了古代授时法的发展、应用及改进,作者郭守敬提出了“日食定日法”,使授时法更加精确,为我国古代授时技术作出了巨大贡献。
5、天文仪器
《授时历》卷五详细介绍了古代天文仪器的结构、原理及制作方法,作者郭守敬通过创新性的设计,研制出许多先进的观测仪器,如浑天仪、浑象仪等,为我国天文观测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6、历法实例
《授时历》卷六以实际应用为例,展示了《授时历》在历法编制、天文观测等方面的具体应用,作者郭守敬通过对历法编制、天文观测数据的分析,揭示了天文规律,为我国古代天文历法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授时历》作为中国古典天文历法的瑰宝,在我国古代天文历法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该书不仅为我们研究古代天文历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也为后世的天文学家、历法学家提供了宝贵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