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MA BY JANE AUSTEN:简·奥斯汀的经典之作,描绘英伦乡村生活的细腻画卷》
简·奥斯汀(Jane Austen),英国著名女性小说家,出生于1775年12月16日,逝世于1817年7月18日,她的作品以其细腻的心理描写和对英国乡村生活的深刻洞察而闻名于世,简·奥斯汀的代表作之一《EMMA》由查尔斯·艾略特出版社(Charles E. Tuttle Co.)于1968年首次出版,至今仍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EMMA》是简·奥斯汀的第六部小说,讲述了主人公伊丽莎白·班纳特(Emma Woodhouse)的恋爱故事,这部小说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意义,成为了英国文学的经典之作。
书籍信息:
作者:简·奥斯汀(Jane Austen)
出版社:查尔斯·艾略特出版社(Charles E. Tuttle Co.)
出版时间:1968年
介绍:
《EMMA》以19世纪初的英国乡村为背景,通过主人公伊丽莎白·班纳特的视角,展现了当时英国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人物性格,伊丽莎白是一位聪明、善良但有些自负的年轻女子,她热衷于为周围的人安排婚姻,却对自己的感情生活一无所知,在一系列的误会和冲突中,伊丽莎白逐渐成长,最终找到了自己的真爱。
大纲:
第一章至第五章:介绍了主人公伊丽莎白·班纳特的性格特点和她的朋友圈。
第六章至第十章:描述了伊丽莎白对邻村居民哈丽特·史密斯和罗切斯特先生的关注,以及她对这两个人婚姻的干预。
第十一章至第十五章:伊丽莎白对表妹简·费尔法克斯的关心,以及她对简和罗切斯特先生关系的误解。
第十六章至第二十章:伊丽莎白对邻居柯林斯先生的追求,以及她与凯瑟琳·斯蒂尔夫人之间的冲突。
第二十一章至第二十五章:伊丽莎白对罗切斯特先生的真实感情逐渐明朗,但她仍然试图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安排他的婚姻。
第二十六章至第三十章:伊丽莎白最终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
《EMMA》不仅是一部爱情小说,更是一部反映当时社会风貌的作品,简·奥斯汀通过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虚伪,这部小说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