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提示
《四库全书》:一部文化瑰宝的传承与解读
《四库全书》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巨型文化集成,由清代乾隆皇帝下令编纂,历时十三年完成,这部书不仅在当时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后世的文化传承和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纪昀、陆锡熊、孙星衍等
出版社:清乾隆皇帝敕令编纂
出版时间: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
《四库全书》共分为经、史、子、集四部,收录了古代汉族文献近万种,总计达三万六千余卷,这部书涵盖了我国古代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科技、宗教等各个领域,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1、经部:收录儒家经典,如《周易》、《尚书》、《诗经》等,共计545种。
2、史部:收录正史、杂史、地理志、传记等,共计547种。
3、子部:收录诸子百家著作,如《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共计560种。
4、集部:收录唐宋元明清各代文学作品,如《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共计475种。
《四库全书》自编纂以来,一直被视为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在传承方面,这部书为后世学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对我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解读方面,众多学者对《四库全书》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经部研究:学者们对儒家经典进行了深入解读,如《周易》的研究、诗经的解读等,为后世哲学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史部研究:学者们对正史、杂史、地理志、传记等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我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
3、子部研究:学者们对诸子百家著作进行了深入研究,如《论语》、《孟子》的研究,为后世哲学思想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4、集部研究:学者们对唐宋元明清各代文学作品进行了深入研究,如《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的解读,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借鉴。
《四库全书》作为一部文化瑰宝,在我国古代文化传承与解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当继续深入研究这部书,挖掘其内涵,为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