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渑水燕谭录》——唐代笔记小说的瑰宝
《渑水燕谭录》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刘知几所著的一部笔记小说集,刘知几,字子玄,唐代魏郡(今河南安阳)人,曾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等职,他的著作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书籍信息:
作者:刘知几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2年
ISBN:978-7-101-07676-2
《渑水燕谭录》是刘知几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所著,成书于唐代,该书收录了刘知几在官场、民间所见所闻的奇异故事,以及他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评论和思考,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唐代笔记小说的瑰宝。
书的大纲:
《渑水燕谭录》共分为十卷,内容丰富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奇异故事:书中记载了许多奇异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如《燕丹子》、《汉武故事》等,展现了唐代社会的风俗民情。
2、官场见闻:刘知几在官场任职期间,对官场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如《唐太宗政要》、《御史台记》等。
3、历史评论:刘知几在书中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了独到的评价,如《晋书》、《汉书》等。
4、诗词歌赋:书中收录了刘知几的一些诗词歌赋作品,如《渑水燕谭录序》、《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
5、传记杂谈:书中还记载了一些名人的传记和杂谈,如《颜真卿传》、《李白传》等。
以下是《渑水燕谭录》中的一段精彩内容:
【原文】
太宗问曰:“何谓忠臣?”对曰:“忠臣者,必以国事为重,以家事为轻,以私欲为末,以公义为先,虽遭逆境,不改其志;虽遇利诱,不为之动,此之谓忠臣。”
【译文】
唐太宗问:“什么是忠臣?”刘知几回答说:“忠臣必须以国家大事为重,以家庭小事为轻,以个人欲望为末,以公义为先,即使在逆境中,也不改变自己的志向;即使在利益诱惑面前,也不为之动摇,这就是忠臣。”
《渑水燕谭录》以其独特的文学价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为我们了解唐代社会、历史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这部作品不仅展现了刘知几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对于研究唐代文学和文化的学者来说,这是一部不可或缺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