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提示
犯罪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秩序与个体行为——评《犯罪社会学》
《犯罪社会学》
作者:埃米尔·涂尔干(Émile Durkheim)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
埃米尔·涂尔干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他的著作《犯罪社会学》于1912年首次出版,至今仍被视为犯罪社会学领域的经典之作,本书以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为基础,深入探讨了犯罪现象的社会根源和个体行为背后的社会机制。
《犯罪社会学》作为一部经典的社会学著作,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创新:涂尔干在本书中提出了许多具有创新性的观点,如社会整合、社会规范、社会控制等概念,为犯罪社会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2、研究方法:涂尔干在本书中采用了大量实证研究方法,如统计分析、案例研究等,为犯罪社会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证材料。
3、实践意义:本书的研究成果对预防和治理犯罪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为我国犯罪学研究和犯罪预防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本书共分为三个部分,以下是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犯罪与社会
1、犯罪的定义与分类
2、犯罪的社会根源
3、犯罪与社会规范的关系
第二部分:犯罪与社会控制
1、社会控制的概念与类型
2、社会控制与犯罪预防
3、社会控制与犯罪治理
第三部分:犯罪与社会变迁
1、犯罪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2、犯罪与社会发展
3、犯罪与社会转型
涂尔干在本书中通过对犯罪现象的深入剖析,揭示了犯罪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他认为,犯罪是社会秩序的产物,是社会分化、社会冲突和社会变迁的反映,在此基础上,涂尔干提出了加强社会整合、完善社会规范、强化社会控制等观点,以预防和治理犯罪。
《犯罪社会学》是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社会学著作,它不仅为犯罪社会学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还为我国犯罪预防和治理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当前社会转型期,深入研究犯罪社会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犯罪现象,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