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
《资本论》
作者:卡尔·马克思(Karl Marx)
出版社:德国汉堡约尔纳出版社(Johrannasche Buchhandlung,Hamburg)
出版时间:1867年第一卷,1885年第三卷
《资本论》是德国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卡尔·马克思的重要著作,被誉为马克思主义的基石之一,这部作品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深入剖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规律。
书的大纲:
《资本论》共分为三卷,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第一卷:商品和货币
- 商品经济的基本概念
- 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
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
- 资本的生产过程
- 资本的流通过程
- 资本和剩余价值
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 资本积累
- 资本主义再生产
-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介绍:
《资本论》是马克思在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全面分析的经典著作,在书中,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律,特别是剩余价值规律。
第一卷主要介绍了商品和货币的概念,阐述了商品经济的本质,并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过程,马克思通过对商品、货币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为后续对资本的分析奠定了基础。
第二卷深入探讨了资本的流通过程,分析了资本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流通过程,揭示了剩余价值的产生和资本积累的过程,这一卷是《资本论》的核心部分,马克思在这里详细阐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和规律。
第三卷则从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出发,分析了资本积累、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马克思在第三卷中进一步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指出资本主义制度必然会导致其自身的灭亡。
《资本论》不仅是一部经济学著作,也是一部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理论支持,国家图书馆将其收录在外文善本书目中,可见其在学术研究和理论传播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