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学纪闻》——探寻古代学术的瑰宝
《困学纪闻》是我国明代著名学者王守仁所著的一部学术笔记,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明代中期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军事家,此书由王守仁在明嘉靖五年(1526年)所著,由浙江宁波知府陈继儒整理并刊行。
《困学纪闻》一书由王守仁在晚年所著,记录了他对儒家经典的研究心得和学术见解,全书共分为六卷,内容包括经学、史学、文学、哲学、天文、地理等多个方面,是明代学术研究的重要资料。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1983年
ISBN:978-7-101-00176-2
《困学纪闻》的大纲如下:
第一卷:经学
主要收录了王守仁对《易经》、《诗经》、《尚书》、《礼记》、《春秋》等儒家经典的研究心得。
第二卷:史学
记载了王守仁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价和看法,以及他对历史发展的思考。
第三卷:文学
收录了王守仁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和评论,以及他对文学创作的见解。
第四卷:哲学
探讨了王守仁的哲学思想,包括心学、性学、理学等。
第五卷:天文
介绍了王守仁对天文现象的研究和观察,以及他对宇宙的认识。
第六卷:地理
记载了王守仁对地理知识的积累和地理现象的观察。
《困学纪闻》以其丰富的内容和独到的见解,成为了研究明代学术的重要参考书籍,王守仁在书中不仅对儒家经典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还对当时的学术风气进行了批判和反思,他的学术观点和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困学纪闻》中,王守仁对《易经》的研究尤为突出,他认为,《易经》不仅是占卜之书,更是一部蕴含着宇宙万物运行规律的哲学著作,在书中,他对《易经》的六十四卦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并结合自己的心学思想,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观点。
王守仁在《困学纪闻》中还批判了当时学术界的一些不良风气,如空谈理论、脱离实际等,他强调学者应该脚踏实地,注重实践,将学问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困学纪闻》是一部集学术研究、思想批判、实践经验于一体的著作,对于了解明代学术思想、研究王守仁的哲学思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