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提示
农业部1957年种子检验人员训练班参考资料——《国际种子检验规则》解读
作者: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1957年
《国际种子检验规则》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于1957年发布的关于种子检验的国际标准,该书旨在规范种子检验工作,提高种子质量,保障农业生产,该书自发布以来,对全球种子检验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1、引言
2、种子检验的目的和意义
3、种子检验的分类
4、种子检验的方法
5、种子检验的标准
6、种子检验的报告
7、种子检验的质量控制
8、种子检验的设备与仪器
9、种子检验的法律法规
10、种子检验的国际合作
1、引言
《国际种子检验规则》的发布,标志着种子检验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该书明确了种子检验的目的和意义,即确保种子质量,保障农业生产。
2、种子检验的目的和意义
种子检验的目的是通过对种子进行检验,确保种子质量,提高种子利用率,降低农业生产风险,种子检验的意义在于:
(1)保障农业生产:优质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种子检验有助于提高种子质量,降低农业生产风险。
(2)保护消费者权益:种子检验有助于保障消费者购买到优质种子,维护消费者权益。
(3)促进种子产业发展:种子检验有助于提高种子产业整体水平,推动种子产业健康发展。
3、种子检验的分类
种子检验分为感官检验、物理检验、化学检验和生物检验四类。
4、种子检验的方法
种子检验方法包括:观察、测量、分析、实验等。
5、种子检验的标准
种子检验标准包括:种子纯度、发芽率、净度、水分、病虫害等。
6、种子检验的报告
种子检验报告应包括:检验目的、检验方法、检验结果、检验结论等。
7、种子检验的质量控制
种子检验质量控制包括:检验人员培训、检验设备管理、检验过程控制、检验结果审核等。
8、种子检验的设备与仪器
种子检验设备与仪器包括:显微镜、发芽箱、水分测定仪、净度测定仪等。
9、种子检验的法律法规
种子检验的法律法规包括:《种子法》、《种子质量标准》等。
10、种子检验的国际合作
种子检验国际合作有助于提高种子检验水平,促进种子产业发展。
《国际种子检验规则》作为一部具有重要意义的种子检验国际标准,对全球种子检验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该书对种子检验的目的、方法、标准、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为我国种子检验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在今后的种子检验工作中,我们应继续遵循《国际种子检验规则》,不断提高种子检验水平,为我国农业生产和种子产业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