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提示
《国学必读:走进《道德经》的智慧之门》
《道德经》是国学经典之作,被誉为“万经之王”,它由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所著,出版社为中华书局,出版时间为2015年,该书以道家哲学为核心,阐述了宇宙、人生、道德、政治等方面的深刻道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老子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5年
《道德经》共分为81章,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经》,主要阐述了“道”这一核心概念,强调“道法自然”,主张顺应自然规律,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下篇为《德经》,主要论述了“德”这一道德范畴,强调“无为而治”,主张以德治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1、道经
《道经》分为37章,主要内容包括:
(1)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2)第二章:天下皆谓我大,似不为大,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3)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4)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2、德经
《德经》分为44章,主要内容包括:
(1)第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2)第六十四章:为之于其未有,治之于其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3)第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道德经》作为国学必读之作,其智慧与哲理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仍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通过阅读《道德经》,我们可以领悟到宇宙、人生、道德、政治等方面的真谛,从而更好地指导我们的行为,实现个人的修养与社会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