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提示
中国哲学史大纲:探寻东方智慧的瑰宝
作者:胡适
出版社:上海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1923年
《中国哲学史大纲》是我国著名哲学家胡适先生所著的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哲学史著作,该书首次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哲学的发展脉络,对我国哲学史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哲学史大纲》共分为四篇,分别为“古代哲学”、“中世纪哲学”、“近世哲学”和“现代哲学”。
1、古代哲学
在古代哲学篇中,胡适先生以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学派为代表,探讨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思想,他认为,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智、信,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德、无为而治,墨家思想的核心是兼爱、非攻、节用,法家思想的核心是法治、重农抑商,胡适先生对这四个学派进行了深入剖析,揭示了其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根源。
2、中世纪哲学
在中世纪哲学篇中,胡适先生主要介绍了佛教哲学、道教哲学和儒佛道三教融合的思想,他认为,佛教哲学以空、无、寂为核心,道教哲学以道、德、无为为核心,儒佛道三教融合则体现了中国哲学的包容性和发展性。
3、近世哲学
在近世哲学篇中,胡适先生重点介绍了明清之际的哲学思想,如王守仁的心学、李贽的“异端”思想等,他认为,这些思想体现了中国哲学的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4、现代哲学
在现代哲学篇中,胡适先生主要介绍了近代以来的哲学思想,如康有为的“大同”思想、梁启超的“新儒家”思想等,他认为,这些思想是中国哲学发展的新阶段,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哲学史大纲》作为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哲学史著作,为我们展现了中国哲学的辉煌历程,胡适先生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为我们揭示了中国哲学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这部著作对于我们了解中国哲学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