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提示
1978-1988——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步探索
自1978年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至1988年,这十年间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时期,中国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后续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将以《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一书为线索,回顾1978-1988年间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大事。
书名:《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
作者:胡鞍钢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年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一书由著名经济学家胡鞍钢所著,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部重要著作,该书以详实的史料和深入的分析,全面回顾了1978年至2008年间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尤其对1978-1988年这一关键十年的经济改革进行了深入探讨。
1、引言:改革开放的背景与意义
2、改革开放的初步探索(1978-1988)
2.1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2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2.3 外向型经济发展
2.4 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
3、改革开放的深化(1989-2008)
3.1 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3.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3.3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4 经济增长与民生改善
4、改革开放的成就与展望
1、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决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2、1979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开启对外开放的序幕。
3、1980年:设立海南经济特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4、1982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5、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企业自主权逐步扩大。
6、1985年: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改革方针。
7、1986年:设立上海浦东新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
8、1987年: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9、1988年: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为未来经济发展指明方向。
通过上述大事记,我们可以看到,1978-1988年间,中国经济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果,这一时期,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这一过程中,中国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后续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