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提示
《御制盛京赋·倒薤篆:探寻古代宫廷文化的瑰宝》
《御制盛京赋·倒薤篆》是我国古代宫廷文化的瑰宝,作者为清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篆刻家刘墉,该书由中华书局于2006年出版,是我国古代宫廷赋、篆刻艺术的集大成之作。
刘墉,字崇如,号石庵,清代乾隆、嘉庆年间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篆刻家,他曾任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等职,官至东阁大学士,刘墉博学多才,擅长书法、篆刻、绘画,尤其以篆刻艺术成就最为突出,他的篆刻作品以刀法遒劲、造型独特、意境深远而著称,被誉为“清代篆刻第一人”。
《御制盛京赋·倒薤篆》共分为两卷,卷一为《御制盛京赋》,卷二为《倒薤篆》。《御制盛京赋》是刘墉为盛京(今沈阳)所写的一篇赋文,描绘了盛京的繁华景象和宫廷文化的辉煌,赋文语言华美,意境深远,展现了刘墉深厚的文学功底。
《倒薤篆》则是刘墉篆刻艺术的代表作,书中收录了刘墉篆刻的100余件作品,包括宫廷用品、书画题跋、印章等,这些作品刀法精湛,造型独特,充分展现了刘墉篆刻艺术的魅力。
《御制盛京赋·倒薤篆》的大纲如下:
1、引言:介绍盛京的历史背景和宫廷文化的特点
2、赋文正文:描绘盛京的繁华景象和宫廷文化的辉煌
3、赋文赏析:分析赋文的艺术特色和文学价值
1、引言:介绍刘墉篆刻艺术的特点和成就
2、篆刻作品赏析:分析100余件篆刻作品的艺术特色和风格
3、篆刻艺术传承:探讨刘墉篆刻艺术对后世的影响
《御制盛京赋·倒薤篆》作为一部古代宫廷文化的瑰宝,不仅展现了刘墉的文学才华和篆刻艺术成就,也为后人研究清代宫廷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该书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和历史价值,是研究古代宫廷文化的重要参考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