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提示
《中等职业院校通识读本:弟子规》——传统智慧的现代解读
《弟子规》是我国古代一部极为重要的家庭教育读物,由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著,这部作品自问世以来,便以其简洁明了的语言和深刻的道理,成为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近年来,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许多职业院校都将《弟子规》纳入通识教育课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部经典之作。
作者:李毓秀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
《弟子规》共分为“总叙”、“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八个部分,全面阐述了古代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和道德规范,书中内容丰富,涵盖了为人处世、家庭伦理、社会道德等多个方面,对于培养青少年的品德修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总叙
《弟子规》开篇即点明了教育的目的:“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八个字概括了整部作品的核心理念,即以孝悌为本,注重道德修养,培养仁爱之心,同时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
2、入则孝
本篇主要讲述了子女对父母的孝顺之道,强调子女要尊敬父母、关心父母、体贴父母,做到“孝悌”为本。
3、出则悌
本篇讲述了兄弟姐妹之间的和睦相处之道,强调兄弟间要相互关爱、相互帮助,共同成长。
4、谨
本篇主要讲述了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要求人们做到言行一致,谨慎行事。
5、信
本篇讲述了诚信的重要性,强调人们要言而有信,信守承诺。
6、泛爱众
本篇讲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强调要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做到“仁者爱人”。
7、亲仁
本篇讲述了如何结交良友,强调要选择品德高尚的人为友,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8、余力学文
本篇讲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强调在做好人的基础上,要努力学习,充实自己。
《中等职业院校通识读本:弟子规》是一部集传统智慧与现代教育于一体的经典之作,通过学习《弟子规》,学生们可以了解古代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为今后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新时代背景下,这部作品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深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