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教与学:理论与实践的深入探讨
《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是一部深入浅出地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著作,本书由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李达撰写,由人民出版社于1980年首次出版。
李达,字鹤鸣,湖南零陵人,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在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等领域均有深入研究,尤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有着卓越的贡献,本书作为李达的代表作之一,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一书共分为九章,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以下是本书的大纲: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
本章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第二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本章详细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物质观、实践观、认识论、辩证法等。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
本章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如存在、意识、实践、价值等。
第四章:认识论
本章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包括认识的本质、认识的过程、认识的条件等。
第五章:辩证法
本章详细阐述了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
第六章:历史唯物主义
本章介绍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阶级斗争等。
第七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发展
本章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发展趋势,以及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实践。
第八章: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本章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指导作用,以及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我国实际相结合。
第九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与研究
本章介绍了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如何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一书具有以下特点:
1、系统性:本书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
2、深入浅出:李达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哲学理论讲解得生动有趣,便于读者理解和掌握。
3、实践性:本书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使读者能够将哲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指导实践。
4、现实性:本书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哲学著作,对于广大读者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本书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传授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哲学原理,同时也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