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荫盦漫录》第2卷:续写古韵风华,品鉴人生百态
《松荫盦漫录》第2卷,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书法家、篆刻家、书画鉴赏家——张伯驹先生所著,该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于2010年出版,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张伯驹先生,字伯驹,号松荫盦主人,生于1898年,逝于1980年,他一生致力于古典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擅长书法、篆刻、绘画,尤以鉴赏书画著称,他的著作《松荫盦漫录》第2卷,是他在深入研究古典文学、历史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人生经历和感悟,所撰写的一部集历史、文学、艺术于一体的著作。
《松荫盦漫录》第2卷,全书共分为十篇,分别为:《游园惊梦》、《江南忆》、《夜泊牛渚怀古》、《庐山谣》、《登鹳雀楼》、《题临安邸》、《梦游天姥吟留别》、《江城子·密州出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浪淘沙·北戴河》,每篇都以古诗词为引,讲述了一段历史故事,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以下是《松荫盦漫录》第2卷的部分篇章内容:
《游园惊梦》篇,以宋代词人晏殊的《浣溪沙》为引,讲述了南宋孝宗皇帝赵昚在宫中游园时,偶遇一位名叫苏小妹的才女,两人一见钟情,却因种种原因未能相守,最终悲剧收场的故事。
《江南忆》篇,以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为引,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以及当地百姓的生活习俗,展现了我国古代江南地区的繁荣景象。
《夜泊牛渚怀古》篇,以唐代诗人杜甫的《夜泊牛渚怀古》为引,讲述了诗人夜泊牛渚,感慨万千,抒发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庐山谣》篇,以唐代诗人李白的《庐山谣》为引,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与友人畅游庐山的欢乐时光。
《登鹳雀楼》篇,以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为引,讲述了诗人登高望远,感慨人生,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题临安邸》篇,以宋代诗人陆游的《题临安邸》为引,讲述了诗人对南宋临安城的回忆,以及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感慨。
《梦游天姥吟留别》篇,以唐代诗人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为引,讲述了诗人梦游天姥山,与仙人相交,最终告别仙界的奇幻经历。
《江城子·密州出猎》篇,以宋代词人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为引,描绘了苏轼出猎时的豪迈情怀,以及他对国家安危的忧虑。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篇,以宋代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引,讲述了诗人对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敬仰,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浪淘沙·北戴河》篇,以宋代词人柳永的《浪淘沙·北戴河》为引,描绘了北戴河的美丽风光,以及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松荫盦漫录》第2卷,以其独特的文学魅力,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让我们在阅读中感受古人的智慧与情感,领略我国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