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提示
《1956年全国铁道科学工作会议论文报告丛刊》第46期:机械化辅轨的初步经验介绍
《1956年全国铁道科学工作会议论文报告丛刊》第46期
作者: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出版时间:1956年
《1956年全国铁道科学工作会议论文报告丛刊》第46期是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在1956年举办的全国铁道科学工作会议上收集的一批论文报告的汇编,该书汇集了当时我国铁道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实际工作经验,对于推动我国铁道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收录了多篇文章,涵盖了铁道工程、铁路运输、铁路机械、铁路电气化等多个方面,第46期特别介绍了机械化辅轨的初步经验,对于我国铁路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机械化辅轨的初步经验介绍
本篇报告详细介绍了机械化辅轨的原理、工艺流程、设备选型、施工技术等方面的内容,报告指出,机械化辅轨是一种新型的铁路轨道铺设方法,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高、劳动强度低等优点。
(1)机械化辅轨的原理
机械化辅轨是利用机械设备将轨排铺设到预定位置,通过自动调整轨距和轨面高程,实现轨道的快速铺设,其原理主要包括:轨排定位、轨距调整、轨面高程调整等。
(2)工艺流程
机械化辅轨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轨排制作、轨排运输、轨排铺设、轨距调整、轨面高程调整、轨道焊接等环节。
(3)设备选型
机械化辅轨所需的设备包括:轨排车、轨道铺设机、轨道调整机、轨道焊接机等,设备选型应根据工程规模、施工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
(4)施工技术
机械化辅轨的施工技术主要包括:轨排运输、轨排铺设、轨距调整、轨面高程调整、轨道焊接等,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工程质量。
2、机械化辅轨的实践效果
本篇报告通过对实际工程案例的分析,展示了机械化辅轨的实践效果,实践证明,机械化辅轨具有以下优点:
(1)施工速度快:机械化辅轨可大大缩短施工周期,提高工程进度。
(2)质量高:机械化辅轨可确保轨道铺设质量,降低工程质量隐患。
(3)劳动强度低:机械化辅轨可减少人工操作,降低劳动强度。
(4)经济效益显著:机械化辅轨可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1956年全国铁道科学工作会议论文报告丛刊》第46期中的机械化辅轨的初步经验介绍一文,为我国铁路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不断发展,机械化辅轨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我国铁路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