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提示
《新青年》第7卷:青春激荡的时代篇章
《新青年》第7卷,作者:陈独秀,出版社:上海青年出版社,出版时间:1920年。
《新青年》第7卷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文献,由陈独秀主编,于1920年出版,该卷收录了陈独秀、鲁迅、胡适等知名人士的论文和杂文,以“新青年”为主题,探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与进步。
陈独秀(1879-1942),原名陈庆同,字仲甫,号独秀,我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陈独秀主张民主与科学,倡导新文化运动,对中国近现代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上海青年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一家以出版青年读物为主的专业出版社,该社出版的书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深受广大青年读者的喜爱。
1920年,正值我国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之际,《新青年》第7卷应运而生,该卷收录了众多知名人士的论文和杂文,反映了当时社会变革的风貌。
《新青年》第7卷共分为五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1、前言:陈独秀在《新青年》第7卷前言中,强调了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呼吁广大青年投身于这场伟大的变革。
2、论文:收录了陈独秀、鲁迅、胡适等知名人士的论文,如《新青年之使命》、《文学革命论》等,探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与进步。
3、杂文:收录了陈独秀、鲁迅、胡适等人的杂文,如《论新文化运动》、《论文学革命》等,反映了当时社会变革的风貌。
4、诗歌:收录了郭沫若、闻一多等人的诗歌,如《女神》、《死水》等,展现了新文化运动时期青年人的精神风貌。
5、书评:收录了陈独秀、鲁迅等人的书评,如《评胡适之的《尝试集》》、《评郭沫若的《女神》》等,反映了新文化运动时期对文学作品的评价和鉴赏。
《新青年》第7卷的篇章内容丰富,涵盖了多个领域,以下是部分篇章内容摘要:
1、陈独秀在《新青年之使命》一文中,提出新青年的使命是“改造中国,创造新文化”,他认为,新文化运动是我国社会变革的必由之路。
2、鲁迅在《文学革命论》一文中,批判了封建文化,倡导文学革命,他认为,文学革命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任务。
3、胡适在《论新文化运动》一文中,分析了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和意义,强调新文化运动是我国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
4、郭沫若在《女神》一诗中,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新文化运动时期青年人的精神风貌。
《新青年》第7卷是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著作,它记录了我国新文化运动的风貌,展现了那个时代青年人的风采,该书对于我们了解我国近现代史、研究新文化运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