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提示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语言:语言与权力的辩证法》
作者: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语言》是一部探讨语言与权力关系的经典著作,本书汇集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伟大思想家关于语言问题的论述,深入剖析了语言的本质、功能以及与权力之间的辩证关系。
第一章:马克思、恩格斯论语言
1、语言的本质与功能
2、语言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3、语言与阶级斗争
第二章:列宁论语言
1、语言与民族问题
2、语言与革命实践
3、语言与无产阶级文化
第三章:斯大林论语言
1、语言与国家权力
2、语言与社会主义建设
3、语言与共产主义理想
第一章:马克思、恩格斯论语言
1、语言的本质与功能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传递信息的工具,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强调,语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们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重要手段。
2、语言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语言是意识形态的载体,是社会意识的表现形式,语言反映了特定社会的历史、文化、经济和政治状况,同时也受到意识形态的制约,在阶级社会中,语言具有阶级性,为统治阶级服务。
3、语言与阶级斗争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语言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利用语言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劳动人民则通过语言反抗压迫,争取解放。
第二章:列宁论语言
1、语言与民族问题
列宁在《论民族自决权》中强调,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民族意识的基础,语言问题与民族问题密切相关,解决民族问题必须关注语言问题。
2、语言与革命实践
列宁认为,语言是革命实践的重要工具,在革命过程中,语言可以帮助人们传播革命思想,动员群众参与斗争。
3、语言与无产阶级文化
列宁指出,无产阶级文化应以人民群众的语言为基础,反对资产阶级文化的侵蚀。
第三章:斯大林论语言
1、语言与国家权力
斯大林认为,语言是国家权力的象征,掌握语言,就是掌握国家权力。
2、语言与社会主义建设
斯大林强调,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语言要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
3、语言与共产主义理想
斯大林指出,语言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重要手段,在共产主义社会中,语言将实现真正的自由、平等和博爱。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语言》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著作,通过对语言与权力关系的探讨,本书为我们揭示了语言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