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提示
续修四库全书之史部·编年类:347《资治通鉴》的传承与发扬
作者:司马光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06年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一部纪传体通史,由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编纂,全书共294卷,记载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至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的历史,时间跨度长达1362年,该书以编年体为基本形式,详细记载了各朝各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方面的重大事件,是我国古代史学的瑰宝。
《资治通鉴》分为史部·编年类,共计347卷,以下是该书的部分篇章内容:
1、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记载了周威烈王即位,开始实行分封制,诸侯割据局面形成。
2、秦始皇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记载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实行中央集权制。
3、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41年):记载了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加强中央集权。
4、三国时期(公元220年):记载了曹魏、蜀汉、东吴三国鼎立的历史。
5、晋朝时期(公元265年):记载了晋朝统一六国,实行九品中正制。
6、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记载了南北朝分裂,南北对峙的历史。
7、隋朝时期(公元581年):记载了隋文帝统一南北,开创隋朝的历史。
8、唐朝时期(公元618年):记载了唐朝建立,实行科举制度,繁荣文化。
9、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年):记载了五代十国分裂,战乱不断的历史。
10、宋朝时期(公元960年):记载了宋朝建立,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文化繁荣。
《资治通鉴》作为一部纪传体通史,以其详实的历史记载、严谨的编纂方法、独特的编年体形式,在我国古代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该书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续修四库全书的过程中,对《资治通鉴》的传承与发扬,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我国古代历史,汲取历史智慧,为当代社会发展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