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提示
17世纪白话小说的苏州地区创作与传播研究——以《金瓶梅》为例
《金瓶梅》
作者:兰陵笑笑生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1959年
简介:《金瓶梅》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第一部长篇小说”,该书以明代西门庆的家族生活为背景,通过对当时社会风貌的描绘,展现了17世纪中国社会的复杂面貌。
《金瓶梅》共一百回,分为四个部分:
1、西门庆的崛起:描写西门庆从一个市井小民成长为富商巨贾的过程,以及他在官场和商界的奋斗历程。
2、西门庆的家族生活:通过西门庆的家庭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伦理道德。
3、西门庆的败落:揭示西门庆因贪欲和放纵而导致的家族衰败,以及他最终的悲剧结局。
4、社会风俗的描绘:通过对西门庆家族生活的描写,展现了17世纪中国社会的各种风俗习惯和道德观念。
17世纪是中国白话小说发展的黄金时期,苏州地区作为江南文化的中心,在这一时期涌现出大量优秀的白话小说作品。《金瓶梅》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其创作与传播具有以下特点:
1、创作背景:17世纪,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白话小说逐渐成为文学创作的主流,苏州地区经济繁荣,文化氛围浓厚,为白话小说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2、创作手法:白话小说以口语化、生动形象的语言为特点,更贴近民众生活,在《金瓶梅》中,作者兰陵笑笑生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门庆家族的兴衰历程,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当时的社会风貌。
3、传播途径:17世纪,随着印刷术的普及,白话小说的传播速度大大加快,苏州地区作为江南文化的中心,印刷业发达,为《金瓶梅》等白话小说的传播提供了便利。
4、社会反响:《金瓶梅》自问世以来,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其对社会风俗的描绘,以及对人性的深刻剖析,使该书成为后世研究17世纪中国社会的重要资料。
17世纪白话小说的创作与传播以苏州地区为中心,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态势。《金瓶梅》作为其中的代表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面貌,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金瓶梅》等白话小说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17世纪中国社会的文化现象和文学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