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提示
《心灵寻根:人是什么?——从《存在与时间》到现代哲学的探索之旅》
在人类哲学的长河中,对“人是什么?”这一根本问题的探讨从未停止,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到现代的萨特,哲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一书,以其独特的存在主义哲学视角,为我们揭示了人类存在的深层意义,本文将围绕《存在与时间》一书,探讨心灵寻根的哲学之旅。
作者: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05年
《存在与时间》是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的代表作,首次出版于1927年,该书以存在主义哲学为核心,探讨了人类存在的本质、时间、历史等哲学问题。
《存在与时间》是海德格尔的哲学巨著,也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在书中,海德格尔提出了“存在论”这一概念,旨在揭示人类存在的本质,他认为,人类存在是一种“在世存在”,即人类在世界上存在,与世界、与他人、与自身相互关联。
海德格尔在书中提出了以下核心观点:
1、存在先于本质:海德格尔认为,人类的存在是先于其本质的,人类在世界上存在,通过自身的存在来揭示自己的本质。
2、时间性:海德格尔强调人类存在的“时间性”,他认为,人类的存在是一种“时间性存在”,即人类在时间的流逝中不断体验、反思和超越。
3、存在的历史性:海德格尔认为,人类存在具有历史性,人类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经历、创造和超越。
4、存在的有限性:海德格尔指出,人类存在是有限的,这种有限性使得人类在追求真理、自由和幸福的过程中,不断面临挑战和困境。
《存在与时间》共分为三个部分:
1、存在论导论:海德格尔在导论部分,对存在论的基本概念进行了阐述,如存在、本质、时间等。
2、存在论的基本问题:在第二部分,海德格尔探讨了人类存在的本质、时间、历史等问题,他提出了“在世存在”这一概念,认为人类存在是一种与世界、与他人、与自身相互关联的存在。
3、存在论的应用:在第三部分,海德格尔将存在论应用于具体的社会、政治和历史问题,如技术、政治、艺术等。
《存在与时间》一书为我们揭示了人类存在的深层意义,引导我们进行心灵寻根的哲学之旅,通过对存在、时间、历史等问题的探讨,海德格尔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认识人类自身,在现代社会,我们更需要关注心灵寻根的问题,以更好地理解人类存在的本质,追求真理、自由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