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提示
《白山司志》点校与研究:历史文献的整理与传承
《白山司志》是我国一部重要的地方志文献,由清代学者张廷玉编纂,成书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该书由中华书局于1987年出版,为点校本,并由著名历史学家杨伯峻先生进行点校。
《白山司志》全书共分为二十卷,包括地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教、人物、艺文、艺事、古迹、杂记等各个方面,全面记录了白山地区的历史变迁,该书在研究白山地区的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白山司志》的作者为张廷玉,清代著名学者、政治家,张廷玉曾任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等职,对我国历史、地理、文学等领域均有深入研究,中华书局作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出版社之一,于1987年出版了《白山司志》的点校本。
《白山司志》的出版时间为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距离现在已有近250年的历史,该书在清代就已经受到重视,成为研究白山地区历史的重要文献。
《白山司志》是一部全面记录白山地区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地方志文献,全书共分为二十卷,涵盖了地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教、人物、艺文、艺事、古迹、杂记等各个方面。
1、地理卷:详细介绍了白山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
2、政治卷:记录了白山地区的政治制度、官员任职、行政区划等。
3、经济卷:阐述了白山地区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等经济活动。
4、文化卷:介绍了白山地区的教育、宗教、风俗习惯等文化现象。
5、人物卷:记载了白山地区的历史人物、文化名人等。
6、艺文卷:收录了白山地区的诗词、散文、戏曲等文学作品。
7、艺事卷:介绍了白山地区的艺术活动、技艺传承等。
8、古迹卷:记录了白山地区的名胜古迹、历史遗迹等。
9、杂记卷:收录了白山地区的奇闻轶事、民间传说等。
《白山司志》作为一部重要的地方志文献,对于研究白山地区的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通过点校与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这部历史文献,为后人提供宝贵的历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