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敏求记:附刊误》——探寻书籍中的智慧与错误
《读书敏求记》是清代学者钱大昕所著的一部学术笔记,钱大昕,字晓徵,号辛楣,江苏吴县人,清代著名学者、史学家、目录学家,该书由商务印书馆于1937年首次出版,后多次再版。
《读书敏求记》是一部关于读书方法的笔记,钱大昕在书中详细记录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以及对于古籍中的错误和误读的纠正,该书共分为三卷,卷一主要论述读书的方法和态度,卷二则收录了钱大昕对古籍中错误的考证和纠正,卷三则是对一些历史事件的考订。
以下是《读书敏求记》的大纲:
卷一:
1、读书的方法与态度
2、读书的忌讳
3、读书的益处
卷二:
1、古籍中的错误
2、误读的纠正
3、古籍考证的方法
卷三:
1、历史事件的考订
2、人物事迹的考证
3、文献资料的搜集
在《读书敏求记》中,钱大昕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他认为读书是增长知识、提高修养的重要途径,在书中,钱大昕提出了许多读书的方法,如“博览群书”、“精研细读”、“善于质疑”等,他也指出了读书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如“断章取义”、“以讹传讹”等,并提出了相应的纠正方法。
在卷二和卷三中,钱大昕对古籍中的错误进行了详细的考证和纠正,他通过对古籍的深入研究,发现了许多前人未曾注意到的错误,并对这些错误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纠正,这种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求实的精神,使得《读书敏求记》成为了一部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著作。
《读书敏求记》的出版,对于推动学术研究、提高人们的读书素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不仅为后世学者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料,也为我们树立了严谨治学的榜样,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学习钱大昕的读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