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提示
《群书疑辨:一部古代学术争鸣的瑰宝》
《群书疑辨》是我国明代著名学者胡应麟所著的一部学术著作,该书由胡应麟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编纂完成,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
胡应麟,字元瑞,号石湖,浙江嘉兴人,明代著名学者、文学家、史学家,有“明代学术第一人”之称,胡应麟博学多才,涉猎广泛,对经、史、子、集均有深入研究,尤其擅长考证、辨伪。
《群书疑辨》共分为六卷,分为经、史、子、集、杂、外六类,收录了自先秦至明代的各种书籍,共计数百种,该书以辨伪、考证为主,对所收录的书籍进行了详细的考辨,纠正了诸多谬误,为后世学者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料。
作者:胡应麟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1597年
《群书疑辨》共分为六卷,各卷内容如下:
卷一:经部,包括《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等。
卷二:史部,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
卷三:子部,包括《老子》、《庄子》、《墨子》、《孟子》等。
卷四:集部,包括《楚辞》、《文选》、《唐诗三百首》等。
卷五:杂部,包括《山海经》、《搜神记》、《世说新语》等。
卷六:外部,包括《道藏》、《佛藏》等。
在《群书疑辨》中,胡应麟运用了丰富的学术手段,对所收录的书籍进行了详细的考辨,他不仅对书籍的真伪进行了鉴别,还对书籍的作者、成书年代、版本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在辨伪过程中,胡应麟敢于质疑前人,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为后世学者树立了良好的学术风范。
《群书疑辨》作为一部古代学术争鸣的瑰宝,对我国古代学术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书不仅为后世学者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料,而且对推动我国古代学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当今学术界,该书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