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提示
我国干旱地区土地类型划分问题与1961年中国科学院治沙队治沙科学研究总结会议
作者:中国科学院治沙队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1961年
《我国干旱地区土地类型划分问题》是中国科学院治沙队在1961年治沙科学研究总结会议上发表的一篇论文,该论文针对我国干旱地区土地类型划分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干旱地区土地类型划分的原则和方法,为我国干旱地区土地资源管理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1、引言
论文首先介绍了干旱地区土地类型划分问题的背景和意义,指出干旱地区土地资源丰富,但生态环境脆弱,合理划分土地类型对于保护和利用土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2、干旱地区土地类型划分原则
论文提出了干旱地区土地类型划分的四大原则:生态适宜性原则、生产潜力原则、地域差异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这些原则为干旱地区土地类型划分提供了科学依据。
3、干旱地区土地类型划分方法
论文详细介绍了干旱地区土地类型划分的方法,包括:
(1)野外调查与资料收集:通过实地调查,收集干旱地区土壤、植被、水文等自然地理要素的资料。
(2)数据整理与分析: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提取干旱地区土地类型划分的关键信息。
(3)土地类型划分:根据划分原则和方法,将干旱地区划分为不同的土地类型。
4、案例分析
论文以我国北方干旱地区为例,分析了干旱地区土地类型划分的实际应用,验证了划分原则和方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5、结论
论文总结了干旱地区土地类型划分的研究成果,强调了干旱地区土地资源管理和利用的重要性,为我国干旱地区土地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1961年,中国科学院治沙队在内蒙古阿拉善盟召开了治沙科学研究总结会议,会议总结了我国治沙科学研究取得的成果,分析了治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治沙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这次会议对于推动我国治沙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我国干旱地区土地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