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提示
《阅史郄视:十七史商榷》——历史研究的视角与辩证
《阅史郄视:十七史商榷》一书由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所著,由中华书局于1956年首次出版,该书是我国历史研究领域的经典之作,对后世的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历史学家、美术家、考古学家,他的作品涵盖了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历史研究等多个领域,被誉为“中国文化巨匠”。
书籍信息: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1956年
ISBN:978-7-101-00477-4
本书介绍:
《阅史郄视:十七史商榷》是郭沫若先生在历史研究领域的代表作之一,该书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对《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南北史》、《隋书》、《唐书》、《五代史》、《宋史》、《元史》、《明史》、《清史稿》等十七部正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批判性评价。
大纲:
1、阐述《阅史郄视:十七史商榷》的写作背景和目的
2、简要介绍郭沫若先生及其在历史研究领域的贡献
1、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2、辩证唯物主义在历史研究中的指导作用
1、《史记》
a. 优点
b. 缺点
2、《汉书》
a. 优点
b. 缺点
3、《后汉书》
a. 优点
b. 缺点
4、《三国志》
a. 优点
b. 缺点
5、《晋书》
a. 优点
b. 缺点
6、《南北史》
a. 优点
b. 缺点
7、《隋书》
a. 优点
b. 缺点
8、《唐书》
a. 优点
b. 缺点
9、《五代史》
a. 优点
b. 缺点
10、《宋史》
a. 优点
b. 缺点
11、《元史》
a. 优点
b. 缺点
12、《明史》
a. 优点
b. 缺点
13、《清史稿》
a. 优点
b. 缺点
1、阅史郄视:十七史商榷》的主要观点和贡献
2、对我国历史研究的发展提出建议
《阅史郄视:十七史商榷》一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辩证的方法,对十七史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为我国历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该书至今仍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