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提示
《文藝三昧:解读人生与艺术的至高境界——评《红楼梦》》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由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最初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以手抄本形式流传,后由程伟元、高鹗整理,于同治十年(1872年)正式出版。
《红楼梦》是一部描写贾、王、史、薛四大家族兴衰过程的长篇小说,通过对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命运的刻画,展现了封建社会的种种矛盾和冲突,全书共120回,分为前80回和后40回,其中前80回为曹雪芹原著,后40回多被认为是由高鹗续写。
《红楼梦》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被誉为“文藝三昧”的典范,以下是本书的详细介绍及篇章内容:
曹雪芹(约1715-1763),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清代著名小说家,他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自幼聪颖过人,才情横溢,成年后,因家道中落,生活困顿,但仍坚持文学创作,他的代表作《红楼梦》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同治十年(1872年)
1、开篇:介绍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背景,以及主人公贾宝玉的出生。
2、贾宝玉的成长:描述贾宝玉的童年生活,以及他与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感情纠葛。
3、贾府的兴衰:揭示贾府从辉煌到衰败的过程,以及各大家族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4、贾宝玉的出家:贾宝玉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和磨难后,最终选择出家为僧。
5、结局:各个人物命运的归宿,以及贾府的最终衰败。
《红楼梦》以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手法,被誉为“文藝三昧”的典范,全书以贾宝玉的人生经历为主线,通过对封建社会的深刻剖析,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矛盾,书中人物形象鲜明,情节曲折离奇,语言优美动人,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红楼梦》中的“文藝三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题思想:通过对贾宝玉等人物的塑造,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思考。
2、人物形象:书中人物形象生动,个性鲜明,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3、情节结构:情节曲折离奇,前后呼应,使读者沉浸其中。
4、语言风格:语言优美动人,富有诗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极高艺术成就的文学作品,它以“文藝三昧”的境界,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封建社会,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人生与艺术的至高境界。